摘要
判斷產後子宮恢復的方法有很多,不過主要從子宮大小、子宮體下降、內膜復原和惡露排淨4個維度判斷。如果出現異常情況,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。正常子宮大小為長5.5-7.5釐米,寬4.5-5.5釐米,大概像一個鴨梨那麼大,重量也只有50克左右,而剛剛分娩結束後,子宮並不會馬上恢復到原來的大小,大概需要6-8周時間,如果子宮遲遲恢復不到未孕前的大小,則屬於異常情況,應該上醫院檢查。
在分娩結束之後,如果用手摸肚臍附近,能摸到一個比較硬的球形,這是女性的子宮體,產後子宮的恢復,其中就包括子宮體的下降。正常情況下,產後子宮恢復過程中,子宮體每天會下降1-2釐米,大概10-14天,子宮體就會完全下降到小盆骨腔內,說明子宮恢復得不錯。
分娩時,胎盤與子宮壁分離,從母體內排出體外,之後,在子宮內膜的基底層,會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,但是,在胎盤附著面處,新的子宮內膜的生長要比其他地方慢,子宮內其他地方被新生內膜覆蓋大概需要10天左右,而胎盤附著面要完全癒合,則需要6-8周時間。
排惡露是產後子宮恢復的一個重要標準,產後3天至一週內,惡露顏色為鮮紅色,量比較大,稱為血性惡露。產後4-14日內,惡露顏色轉變為淡紅,稱為漿液惡露。此後惡露顏色進一步變淡,成為白色惡露,大概持續2-3周。如果惡露在2-4周內排乾淨,說明產後子宮恢復良好。